您当前的位置 : 中国义乌网>文娱>新闻 正文

因小失大

发布时间: 2015-12-16 11:12:18 来源: 浙中新报 作者: 周锦航

  由孙俪、刘涛、马苏等领携主演的电视剧《芈月传》在开播前,导演郑晓龙就曾表示如果《甄嬛传》是座高山,那么他希望《芈月传》是它旁边立起的另一座高山。然而开播迄今,《芈月传》虽然在收视上一路上扬,但却挡不住观众对之口碑的下滑之势。这部传说中比《甄嬛传》投入更高,篇幅更长,号称格局更大的《芈月传》正因为一些细节上的失衡和穿越性的BUG而因小失大,最终恐怕只能仰视“甄嬛”。

  与其他架空历史古装剧不同的是,《芈月传》中,无论是芈月、商鞅,还是屈原等,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。尽管该剧定义为“古装传奇剧”,其编剧的手法不乏一定的传奇性,然而作为一部被冠以年度剧王的电视剧,一些基本的历史逻辑在剧中的穿越同样让人费解。比如前几集中,商鞅在秦魏边境投宿遭拒后,在逃亡的途中被秦军捉拿,最后在国都被处以五马分尸,然而这样的电视呈现却与《史记》等史实材料所记载的说法则大相径庭。另外,《芈月传》中一些台词的张冠李戴,大量穿越,也削弱了该剧的历史厚重感。比如一场黄歇与众世子辩论的戏中,在辩到诗言志诗传情时,其所引用的“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,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”以及“诗缘情”等其实分别出自汉代的《毛诗序》和西晋陆机的《文赋》,并非战国时期应有的诗文。

  除了历史逻辑BUG多,国产古装剧中的“吃穿住用行”也一向是BUG的重灾区。但《芈月传》毕竟不是TVB出品的《寻秦记》,作为一部精益求精的大制作,其播出迄今各类道具的穿越乱入,也成为了观众吐槽的另一大重点。比如剧中楚威后给威王烹制的绿豆糕,魏美人为芈月送去的绿豆汤等,都将历史上绿豆在中国的出现,活生生提前近千年。按现有史料的记载,原产自印度的绿豆其实直到北宋时期才被传入到中国。而这样的错误,在剧中也随处可见,诸如西红柿、胡萝卜等食物也被道具师提前带到了秦朝。

  毋庸置疑,《芈月传》是一部有着标准商业模式的电视剧,其身上所兼具的IP价值很大程度与《甄嬛传》以及“原班人马”不无关系。观众对之的收视饥渴与收视期待,从其开播后收视直接升至冠军,可见一斑。然而有《甄嬛传》珠玉在前,紧随其后的《芈月传》不可避免会被观众拿来比较一番。要说《甄嬛传》胜在何处?“细节”二字便可笼统概括。凡事皆以小见大,小处粗劣,大处必伤。

  
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
编辑: 朱宇婷
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:0579-85516611 Copyright © www.zgyw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:浙网信办[2015]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-1 中国义乌网&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