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中国义乌网>文娱>新闻 正文

老戏骨有范,新青年冒尖 “新松计划”10周年晚会余音绕梁

发布时间: 2015-11-05 10:57:44 来源: 钱江晚报 作者: 记者 陈淡宁/文 吴煌/摄

  一个小时五十分钟能看些什么呢?也许是一部电影,也许是三四集电视剧,而对昨晚在杭州剧院的观众来说,这110分钟里,有昆曲《昭君出塞》、《西园记》、《夜奔》;有京剧《活捉》、《红娘》、《碧海神珠》;有越剧《谢瑶环》、《玉簪记》;还有绍剧《佘太君》,《女吊·无常》,婺剧《火烧子都》等等。

  除了丰富的剧目,台上的演员阵容也相当豪华:尚长荣、裴艳玲、汪世瑜、谷好好等全国戏曲名家,以师带徒的方式,与杨霞云、曾杰、方汝将、施洁净、蔡浙飞等浙江青年戏曲演员代表,同台献艺。

  比如谷好好,与杨霞云以及浙昆的白云,三人都扮相完整,三个王昭君同声同唱。

  比如汪世瑜,先示范了一段《西园记》再由曾杰和方汝将接上。

  再比如裴艳玲,与浙昆青年演员项卫东,以现场示范教学的方式,演绎了一段《夜奔》。

  昨晚的这场演出名为“一脉相承”,然而传承,并不仅仅在台上。

  昨天下午2点49分,离演出开始还有4个多小时。杭州剧院里,突然走进来一位古稀老人。卡其色大衣,灰色呢帽,他走进灯光昏暗的剧场,导演组大吃一惊,“尚老师您怎么来了?”

  这位老人正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、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尚长荣。

  “因为考虑到尚老师年事已高,就没请他参加之前的联排,想不到他自己就来了。”晚会导演支涛说。这份对戏曲舞台的执着,在老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中,传到了“新松计划”的演员们身上。

  “新松计划”人才、第27届梅花奖得主、绍剧演员施洁净,从2号演出结束连夜赶来杭州时,就觉得嗓子不对劲,“对戏曲演员来说,身上什么伤什么疼都能忍,就是嗓子不能出事。”

  昨晚施洁净表演的,是她摘下梅花奖的作品《佘太君》。因为是老旦,靠的全是唱腔的功夫,所以她不能喝止咳药水:“药水里的糖分会让嗓子发粘,影响演出效果,只能靠大量喝水来缓解。这场是‘新松计划’的成果展示,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来。”

  “新松计划”这十年

  “新松计划”是浙江省青年艺术人才培养“四新计划”启动最早、持续最久的人才培养计划。自2005年以来,浙江省文化厅针对戏曲、音乐、舞蹈、曲艺、杂技、话剧等各艺术门类,累计实施各类青年艺术人才培养项目150余项,发现、培养和资助青年艺术人才1500余人。

  2015年是“新松计划”实施10周年。

  
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
编辑: 朱宇婷
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:0579-85516611 Copyright © www.zgyw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:浙网信办[2015]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-1 中国义乌网&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